维棉死掉了,曾经拿到几千万美元没有做起来,你为什么选择做丝袜?
在国内做得好的也就浪莎一家,规模不过几十亿,做了那么多年,也就这个规模,你为什么选择做丝袜?
如果中国的丝袜市场很大,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品牌不进入中国?
无论是国内电商平台还是境外电商平台,丝袜都不是主力类目,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丝袜?
国内也有很多内衣大品牌,捎带着做做丝袜,业绩也就那么回事,为何你选择做丝袜?
你真的以为大家都傻?真的以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蓝海,而不是一个看上去很美,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市场假象吗?
这是身边很多关系很好的朋友对我做丝袜的质疑。
他们错了吗?
给大家看组数据:
2003年丝袜的销售量为70亿双,以棉袜为主的其他袜类产品的销售量为85亿双;
之后丝袜的销售比例有小幅度上升,到2008 年丝袜的销量达到了120亿双,同年棉袜及其他袜类产品的销售量为140亿双。
丝袜销量和销售收入逐年增长,占整个袜子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从2003年时的45.16%上升到2008年时的46.15%。
真实情况是:
丝袜行业属于过度分散的行业,丝袜企业超过25000家,过亿的工厂超过1000家;
过度分散的原因是:生产资质受限,因为丝袜需要染色;
过度分散的结果是:行业平均经营素质偏低。
从市场来说,丝袜属于易耗品,我们全国抽样的结果是:
北京的女性,年均丝袜消费量21双;上海28双,深圳20双,广州16双。
日本女性,年均丝袜消费量超过200双,达到236双。
为什么维棉会死掉?你想想为什么那么多垂直B2C都死掉?这和行业有狗屁关系啊!我2009年做出个两个预判:一是垂直B2C死路一条,一是APP只是过渡产品。
原因讲过很多,这里不再赘述。
丝袜,在地球上存在100多年了。
这100年来,织造技术被意大利人统治着,没有任何改变和进步。
我为什么还要做丝袜呢?
因为我发现了这个行业三个痛点:
两个是供应链痛点:一是原材料可以被颠覆,不再需要染色,彻底回归自然色;二是织造技术可以被颠覆,去除很多环节!
一个是消费痛点:现在丝袜的标准是浪莎建立起来的,低价格、易勾丝、不舒适。
中国的女性是优雅的,是含蓄的,丝袜是释放中国女性美的最佳装扮,我希望有更好的丝袜产品送给最美的中国女生!
红小料该如何做呢?这个话题很长,我想今后和大家一点点去讲。
最后我谈谈花费2个月跑了60家工厂的体会:好产品不仅仅来自好的制造工厂,更来自上游的原材料!
创业很艰难,既然选择了,我就义无返顾!
丝袜网(www.siwa7.com)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